[編者按]
近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發布了《關于表彰“十三五”機械工業優秀科技工作者和優秀創新團隊的決定》。該獎項每五年評選一次,是對在“十三五”期間全國機械工業科技創新工作中所涌現的先進個人、創新團隊和優秀創新平臺予以的表彰。
通用技術機床板塊9名科技工作者、2個科技創新團隊和1個創新平臺獲得殊榮。其中丁巖等8名同志被評為“機械工業優秀科技工作者”,聶應新被評為“機械工業創新科技領軍人才”,通用技術沈陽機床機械工業高檔數控機床重點實驗室等兩個團隊獲評“機械工業優秀創新團隊”,機床研究院機械工業數控機床性能測試評價與可靠性技術重點實驗室獲評“機械工業優秀創新平臺”。
機械工業優秀科技工作者
薛瑞娟
薛瑞娟,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通用技術集團機床研究院標準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國青年杰出工程師,北京市科技新星。近年來,薛瑞娟主要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10余項,取得了國際標準3項,國家及行業標準23項,論文15篇,發明專利7件;她主持了“04”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數控系統與基礎制造裝備關鍵技術國際標準制定及應用驗證》項目,提案立項國際標準兩項(ISO 23218-1,-2),實現了我國數控機床“大腦”國際標準“從0到1”的突破。
劉 峰
劉峰,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通用技術沈陽機床沈陽中捷航空航天機床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峰多次參與國家級重大專項課題研發工作,曾獲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申請專利十余項。他帶領團隊成功解決了鈦合金切削大扭矩AB擺頭結構、龍門機床橫梁跨距超大、超重撓度變形技術等一系列重大技術難題,研制了滿足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客戶需求的五軸聯動加工中心等數控機床產品。
劉 妍
劉妍,中共黨員,正高級工程師,通用技術沈機股份沈陽優尼斯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曾參與省級技術創新等重點項目,在機床可靠性提升方面以及機床自動化生產線加工方面具有豐富經驗;負責的沈陽市科技項目《STC22250nz中間驅動數控車床研發》取得重要成果。先后獲得中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沈陽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丁 巖
丁巖,中共黨員,正高級工程師,通用技術齊二機床總工藝師兼研發中心黨總支副書記,黑龍江省科技廳專家庫專家,齊齊哈爾市科學技術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丁巖致力于機械加工和裝配工藝研究30年,近年來主持“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子課題2項,并做為主要研發人員參加國家科技重大專項5項,先后獲得11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項發明專利,近三年獲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王洪才
王洪才,中共黨員,正高級工程師,通用技術齊二機床電氣總設計師,擔任公司重要產品“大型箱體環縫總裝焊接系統”自動控制系統負責人。黑龍江自動化學會理事,黑龍江省機械工程學會裝備制造專業委員會會員獲黑龍江杰出青年基金項目獎勵,黑龍江省省長特別獎,省工會“三大工程”創新能手稱號。王洪才開發研制的智能數據采集程序可以采用OPC UA協議,聯通MES、CNC系統,在鋁錠銑、柔性加工中心等設備應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獲得黑龍江省科技進步獎11項,機械工業聯合會獎勵3項。
王哲元
王哲元,中共黨員,正高級工程師,通用技術齊二機床研發中心龍門(含專機)團隊負責人。黑龍江省及齊齊哈爾市高層次人才,中國通用技術集團青年科技英才。王哲元長期致力于重型超重型數控龍門鏜銑加工中心、五軸聯動龍門加工中心系列、高速鋁錠復合加工自動生產線系列及各類大型專用機床研發工作,主持及參與科技部重大專項、省級研發項目10余項,先后獲得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三等獎4項,黑龍江省重點領域首臺(套)創新產品2項。
郭興龍
郭興龍,中共黨員,正高級工程師,通用技術齊二機床研發中心專業負責人,齊齊哈爾市優秀科技工作者。郭興龍主要從事新產品的研發和設計工作,他設計的FA-B160型數控落地銑鏜床,補償采用主軸箱旋轉式,配有獨立的伺服電機+精密減速器+滾珠絲杠驅動,再由獨立的光柵尺閉環檢測控制,實現精準補償。先后在《制造技術與機床》、《金屬加工》(冷加工)等省級以上雜志社發表論文;先后獲得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各類科技獎項十多項。
楊福來
楊福來,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通用技術哈量公司研發設計院副院長、首席工程師,哈爾濱市重點領軍人才梯隊后備帶頭人,全國齒輪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楊福來主要從事精密量儀機械結構設計和電控系統設計,他開發的L45P產品入選“2021科創中國—突破短板關鍵技術榜單(裝備制造領域)”榜單,L100A產品獲評2022年度黑龍江省首臺套產品,其他產品先后獲得“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機械工業杰出產品”、中國齒輪行業協會科技進步成果一等獎、中國工業科學技術獎等多項榮譽。
機械工業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劉洪強
劉洪強,中共黨員,正高級工程師,通用技術機床研究院沈陽分院副院長,工程博士在讀。劉洪強長期從事高檔數控機床研制工作,具有豐富的技術管理和產品研發經驗。主持國資委“高精度臥式數控車床”研發項目,解決臥車的核心技術問題,并主持多項省市級科技項目;創新性的定義了走芯式加工雙主軸復合機床、數字化檢驗工作站、智能斷屑等功能,先后榮獲各類科技獎勵10余項。
劉洪強先后組織攻克了一系列制約行業發展的高檔數控機床關鍵制造技術,研制成功一批高檔數控機床產品,滿足重點行業領域用戶需求,填補市場空白。2021年被沈陽市認定為第二批C類人才人選。
聶應新
聶應新,博士,正高級工程師,通用技術機床研究院工研精機總工程師。聶應新長期致力于數控機床整機技術、核心功能部件技術及其共性技術、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究攻關工作,帶領團隊主持完成國家級、地方級等重大攻關課題50多項。他主持研制的精密立式加工中心、臥式加工中心廣泛應用于國家重要行業領域,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多項成果、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對解決關鍵核心技術難題、推動機床領域的技術進步,實現裝備制造業的技術跨越和發展起到了突出作用。
聶應新曾先后榮獲省部級科技獎勵20余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被授予"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北京市級人選"、“國家政府特殊津貼”、“杰出工程師獎"、“機械工業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等榮昔稱號。
機械工業優秀創新團隊
國產高檔數控機床及智能產線技術創新團隊
國產高檔數控機床及智能產線技術創新團隊依托通用技術機床研究院工研精機技術中心,由機械、電氣、工藝、智能控制等領域研發創新經驗豐富的骨干成員組建而成,由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張世珍博士擔任團隊負責人,核心成員15人,其中碩士及以上學歷7人,具有高級職稱人員占68%。團隊以“高檔數控機床關鍵技術與智能工廠產線應用技術”為主要研究方向,注重國產數控機床及控制系統的應用、智能制造的普及,交叉學科的理論研究與工程實踐。近年來,承擔國家級課題項目22項,已完成19項。榮獲省部級科技獎勵9項,形成專利、標準、論文等知識產權30余項。突破了高速主軸、直驅轉臺、工作母機級臥式加工中心精度設計、硬度車磨加工工藝等大量關鍵共性技術難題,在精密臥式加工中心工作母機、五軸擺頭加工中心及車磨復合加工機床等高檔產品方面開創國內首創,某些技術具有先進水平。
機械工業高檔數控機床重點實驗室團隊
機械工業高檔數控機床重點實驗室是依托通用技術沈陽機床建設的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重點實驗室,2008年掛牌運行。實驗室位于沈陽機床數控產業園區內,現有實驗場地5000余平米。擁有100余套先進檢測設備和20多臺功能部件實驗平臺,可實現針對機床整機和功能部件的精度、動態特性、電氣安全、切削性能、可靠性等多方面的性能測試和評價,年均測試能力達到1000臺份以上。
實驗室在機床精度測試和誤差補償技術、動態特性檢測及分析技術、熱誤差檢測與補償技術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近年來,實驗室在數控機床和功能部件設計理論與方法、五軸復合數控機床制造技術、高端數控機床性能測評技術與標準、高端機床智能化及數字孿生技術、高端數控機床先進工藝技術等方向上開展大量研究工作,為新產品研發、科技項目實施和產品優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支撐。
機械工業優秀創新平臺
機械工業數控機床性能測試評價
與可靠性技術重點實驗室
高檔數控機床性能與可靠性研究創新團隊依托于通用技術機床研究院。自成立以來,團隊一直從事高檔數控機床、數控系統及關鍵功能部件性能與可靠性試驗技術和標準化研究工作,先后承擔和參與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制造專項等科研項目20余項。團隊提出的“基于小子樣下失效征兆映射的可靠性快速評估技術”“基于累積損傷原理的可靠性加速試驗技術”等創新性技術為國際首創并填補了國內空白。成功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標準4項,實現我國機床行業國際標準從“0到1”的突破。團隊曾先后獲國家及省部級獎項29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通用技術集團科技獎3項。
未來,團隊將在努力建立機床關鍵部件檢測認證和測試診斷技術體系,保障機床供應鏈、產業鏈穩定可靠方面持續創新攻關,助力國產機床高質量發展。